網頁頁面設計尺寸
提問問題
列表
-
H5設計稿切圖按照什么尺寸,微信公眾號版本的
查看答案>>
-
網頁設計---分辨率是多少?
查看答案>>
-
手機網頁UI設計尺寸是多少
查看答案>>
-
網頁banner設計尺寸是多少
查看答案>>
-
PC端UI設計尺寸規(guī)范?
查看答案>>
-
請問現在的網頁設計主流尺寸是多少 正好一屏的尺寸又是多少
查看答案>>
-
網頁設計的尺寸大小是多少,寬度應該是多少???
查看答案>>
-
網頁設計合適的頁面尺寸是多少
查看答案>>
-
一般做網頁設計背景尺寸定多大?
查看答案>>
-
PS網頁設計尺寸問題 需要滿屏
查看答案>>
H5設計稿切圖按照什么尺寸,微信公眾號版本的
最新的 Photoshop 是有跟 Sketch 一樣的輸出切圖功能的(Generator),用 2x 的 PSD 輸出 3x 的切圖也可以。而且 Photoshop 配合 Slicy 輸出切圖比 Sketch 3 快捷很多。Sketch 相當棒,但目前(v3.1)還是有不少小問題,加上對中文支持不夠好,在界面設計中還不能完全取代 Photoshop。關于題目的問題,首先一份設計稿就不能適用于 iOS 各手機屏幕尺寸。以下是 Bjango 把目前各 iOS 手機屏幕還原為 1x 的對比圖,可見在設計稿中四種屏幕尺寸寬高都不一樣,不是簡單地把 iPhone 5 界面縮放一下就變成 iPhone 6 的設計稿了。如何支持多個尺寸屏幕,這個要分情況討論。對于常規(guī)界面我們可以偷個懶,只做 iPhone 5 屏幕尺寸的設計稿,請開發(fā)在其它屏幕上自適應,最終檢查實機效果沒問題就行。蘋果官網上屏幕對比頁面里用到的都是常規(guī)界面:對于一些定制的界面我們應該根據不同屏幕重新適配,比如下面是個簡單的 profile 頁面示例,自動適配到大屏幕的效果挺糟糕的。此時設計師應該手動為大屏幕重新調整設計,像下圖一樣。在上圖中可看出 iPhone 6 Plus 界面中部分切圖尺寸比 3x 更大,要單獨切圖,所以不是說簡單地給 iPhone 6 Plus 統一切 3x 圖就 OK 的了。這時矢量切圖在開發(fā)中優(yōu)勢很明顯,只要把大屏幕中切圖的尺寸告訴開發(fā)即可,無需針對非 3x 元素額外輸出切圖。* 手機屏幕畢竟還是像素位圖,像細線圖標即使是矢量的在縮放后仍可能會出現虛化模糊的現象(類似 HTML 里的 icon font),理論上并非所有情況都適合用矢量切圖。但是,iPhone 6 Plus 屏幕本身又是 downscale 的,導致原本 pixel perfect 的切圖也會在縮放后發(fā)虛,完全沒有 pixel perfect 而言,究竟是不是 iPhone 6 Plus 屏幕已經優(yōu)化的看不出像素點了,要等看到實機才能確定。切圖方面用 Sketch 的話可以盡量試試 PDF 矢量切圖(但要在實機上確認效果)。Photoshop 就只能輸出位圖了,上面提到定制界面里的一些切圖得單獨輸出,其他常規(guī)的用 2x 的 PSD 輸出 1-3x 切圖即可。另外,AI 不適合做界面設計。勇于嘗試 Sketch 是好的,但若 Sketch 各種毛病忍不了的話建議還是用 Photoshop 好些。另外強烈推薦@Akane_Lee 老師一篇iPhone 6 及 Plus制圖建議的好文!@Akane_Lee :iPhone 6 和 Plus 新機一發(fā)表,群里就有人跑來哀嚎說老板叫他準備 iPhone6 的適配,可現在什么文檔都沒有完整啊!在很多細節(jié)不明的情況下,我只能建議這種最保險安全的作法:做 @1x,放大給 @2x 和 @3x 用。以下情境預設為做一套 Mockup 要切出各種尺寸的圖。
手機網頁UI設計尺寸是多少
這個不同手機尺寸不一樣,比如iphone3 320*480 iphone4 640 * 960 android 240*320 320* 480 480* 854 這些比較常用,還有一些其他分辨率看你具體是針對什么手機做的了!
哦 謝謝你啊 我就是想做一個手機網頁的作品 現在就是分不清楚這尺寸問題好困擾我啊 呵呵 那意思就是說 我要做個安卓的 那分辨率是72 這些尺寸都可以用240*320 320* 480 480* 854 ?
不是都可以用,是你針對多大屏幕的手機做的,那就用它相應的分辨率! 如果只是做作品,不考慮兼容性,那就按照480的那個做吧,反正現在用大屏幕的手機的人多!
網頁banner設計尺寸是多少
不同的環(huán)境下設置的尺寸都不一樣1、800*600下,網頁寬度保持在778以內,就不會出現水平滾動條,高度則視版面和內容決定。2、1024*768下,網頁寬度保持在1002以內,就不會出現水平滾動條,高度則視版面和內決定。3、在ps里面做網頁可以在800*600狀態(tài)下顯示全屏,頁面的下方又不會出現滑動條,尺寸為740*560左右4、1024*768下網頁的尺寸:width=955,height=600800*600下網頁的尺寸:width=760,height=420一般分辨率在800*600的情況下,頁面的顯示尺寸為:780*428px;分辨率在640*480的情況下,頁面的顯示尺寸為:620*311px;分辨率在1024*768的情況下,頁面的顯示尺寸為:1007*600px
PC端UI設計尺寸規(guī)范?
對于剛入行的UI設計師,最容易犯的錯就是在設計移動APP時,不懂什么尺寸或者用哪種屏幕的尺寸是最適當的?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今天我們就簡單的為大家整理做UI時最基礎的尺寸規(guī)范?,F象首先說現象,大家都知道移動端設備屏幕尺寸非常多,碎片化嚴重。尤其是Android,你會聽到很多種分辨率:480×800, 480×854, 540×960, 720×1280, 1080×1920,而且還有傳說中的2K屏。近年來iPhone的碎片化也加劇了:640×960, 640×1136, 750×1334, 1242×2208。不要被這些尺寸嚇倒。實際上大部分的app UI設計和移動端網頁,在各種尺寸的屏幕上都能正常顯示。說明尺寸的問題一定有解決方法,而且有規(guī)律可循。像素密度要知道,屏幕是由很多像素點組成的。之前提到那么多種分辨率,都是手機屏幕的實際像素尺寸。比如480×800的屏幕,就是由800行、480列的像素點組成的。每個點發(fā)出不同顏色的光,構成我們所看到的畫面。而手機屏幕的物理尺寸,和像素尺寸是不成比例的。最典型的例子,iPhone 3gs的屏幕像素是320×480,iPhone 4s的屏幕像素是640×960。剛好兩倍,然而兩款手機都是3.5英寸的。所以,我們要引入最重要的一個概念:像素密度,也就是PPI(pixels per inch)。這項指標是連接數字世界與物理世界的橋梁。Pixels per inch,準確的說是每英寸的長度上排列的像素點數量。1英寸是一個固定長度,等于2.54厘米,大約是食指最末端那根指節(jié)的長度。像素密度越高,代表屏幕顯示效果越精細。Retina屏比普通屏清晰很多,就是因為它的像素密度翻了一倍。倍率與邏輯像素再用iPhone 3gs和4s來舉例。假設有個郵件列表界面,我們不妨按照PC端網頁設計的思維來想象。3gs上大概只能顯示4-5行,4s就能顯示9-10行,而且每行會變得特別寬。但兩款手機其實是一樣大的。如果照這種方式顯示,3gs上剛剛好的效果,在4s上就會小到根本看不清字。在現實中,這兩者效果卻是一樣的。這是因為Retina屏幕把2×2個像素當1個像素使用。比如原本44像素高的頂部導航欄,在Retina屏上用了88個像素的高度來顯示。導致界面元素都變成2倍大小,反而和3gs效果一樣了。畫質卻更清晰。在以前,iOS應用的資源圖片中,同一張圖通常有兩個尺寸。你會看到文件名有的帶@2x字樣,有的不帶。其中不帶@2x的用在普通屏上,帶@2x的用在Retina屏上。只要圖片準備好,iOS會自己判斷用哪張,Android道理也一樣。由此可以看出,蘋果以普通屏為基準,給Retina屏定義了一個2倍的倍率(iPhone 6plus除外,它達到了3倍)。實際像素除以倍率,就得到邏輯像素尺寸。只要兩個屏幕邏輯像素相同,它們的顯示效果就是相同的。Android的解決方法類似,但更復雜一些。因為Android屏幕尺寸實在太多,分辨率高低跨度非常大,不像蘋果只有那么幾款固定設備、固定尺寸。所以Android把各種設備的像素密度劃成了好幾個范圍區(qū)間,給不同范圍的設備定義了不同的倍率,來保證顯示效果相近。像素密度概念雖然重要,但用不著我們自己算,iOS與Android都幫我們算好了。如圖所示,像素密度在120左右的屏幕歸為ldpi,160左右的歸為mdpi,以此類推。這樣,所有的Android屏幕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,并賦予了相應的倍率:ldpi [0.75倍]mdpi [1倍]hdpi [1.5倍]xhdpi [2倍]xxhdpi [3倍]xxxhdpi [4倍]各型號iPhone的倍率比較簡單,我們后面會講到。那么Android手機那么多,具體怎么分?哪些手機是幾倍的倍率呢?我們先看一張表,這是友盟2014年10月到2015年03月的數據:就目前市場狀況而言,各種手機的分辨率可以這樣粗略判斷。雖然不全面,但至少在1年內都還有一定的參考意義:ldpi 如今已絕跡,不用考慮mdpi [320x480](市場份額不足5%,新手機不會有這種倍率,屏幕通常都特別?。﹉dpi [480x800、480x854、540x960](早年的低端機,屏幕在3.5英寸檔位;如今的低端機,屏幕在4.7-5.0英寸檔位)xhdpi [720x1280](早年的中端機,屏幕在4.7-5.0英寸檔位;如今的中低端機,屏幕在5.0-5.5英寸檔位)xxhdpi [1080x1920](早年的高端機,如今的中高端機,屏幕通常都在5.0英寸以上)xxxhdpi [1440x2560](極少數2K屏手機,比如Google Nexus 6)自然地,以1倍的mdpi作為基準。像素密度更高或者更低的設備,只需乘以相應的倍率,就能得到與基準倍率近似的顯示效果。不過需要注意的是,Android設備的邏輯像素尺寸并不統一。比如兩種常見的屏幕480×800和1080×1920,它們分別屬于hdpi和xxhdpi。除以各自倍率1.5倍和3倍,得到邏輯像素為320×533和360×640。很顯然,后者更寬更高,能顯示內容。所以,即使有倍率的存在,各種Android設備的顯示效果仍然無法做到完全一致。單位不難發(fā)現,真正決定顯示效果的,是邏輯像素尺寸。為此,iOS和Android平臺都定義了各自的邏輯像素單位。iOS的尺寸單位為pt,Android的尺寸單位為dp。說實話,兩者其實是一回事。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隨倍率變化:1倍:1pt=1dp=1px(mdpi、iPhone 3gs)1.5倍:1pt=1dp=1.5px(hdpi)2倍:1pt=1dp=2px(xhdpi、iPhone 4s/5/6)3倍:1pt=1dp=3px(xxhdpi、iPhone 6)4倍:1pt=1dp=4px(xxxhdpi)單位決定了我們的思考方式。在設計和開發(fā)過程中,應該盡量使用邏輯像素尺寸來思考界面。設計Android應用時,有的設計師喜歡把畫布設為1080×1920,有的喜歡設成720×1280。給出的界面元素尺寸就不統一了。Android的最小點擊區(qū)域尺寸是48x48dp,這就意味著在xhdpi的設備上,按鈕尺寸至少是96x96px。而在xxhdpi設備上,則是144x144px。無論畫布設成多大,我們設計的是基準倍率的界面樣式,而且開發(fā)人員需要的單位都是邏輯像素。所以為了保證準確高效的溝通,雙方都需要以邏輯像素尺寸來描述和理解界面,無論是在標注圖還是在日常溝通中。不要再說“底部標簽欄的高度是96像素,我是按照xhdpi做的”這樣的話了。Web怎么辦移動端頁面的絕對單位仍然是px,至少代碼里這么寫,但它的道理也和app一樣。由于像素密度是設備本身的固有屬性,它會影響到設備中的所有應用,包括瀏覽器。前端技術可以善加利用設備的像素密度,只需一行代碼,瀏覽器便會使用app的顯示方式來渲染頁面。根據像素密度,按相應倍率縮放。以iPhone 5s為例,屏幕的分辨率是640×1136,倍率是2。瀏覽器會認為屏幕的分辨率是320×568,仍然是基準倍率的尺寸。所以在制作頁面時,只需要按照基準倍率來就行了。無論什么樣的屏幕,倍率是多少,都按邏輯像素尺寸來設計和開發(fā)頁面。只不過在準備資源圖的時候,需要準備2倍大小的圖,通過代碼把它縮成1倍大小顯示,才能保證清晰。實際應用大家最關心的還是實際運用,畫布該怎么設置。我們就iOS、Android、Web三個平臺來分別梳理一下。不過在這之前,我要為使用PS進行設計的朋友介紹一個小技巧。之前我說過,我們要以邏輯像素尺寸來思考界面。體現到設計過程中,就是要把單位設置成邏輯像素。打開PS的首選項——單位與標尺界面,把尺寸和文字單位都改成點(Point)。這里的點也就是pt,無論設計iOS、Android還是Web應用,單位都用它。當然,各平臺單位名稱還是要記住的。這里我們用的只是它的原理,不用在意名稱。要調節(jié)倍率,則通過圖像大小里的DPI來控制。這個DPI,其實就是PPI,像素密度。有個常識大家都知道,屏幕上的設計DPI設成72,印刷品設計DPI設成300。為什么是這兩個數字?首先說300,這和人眼的分辨能力有關。由于1英寸是固定長度,每1英寸有多少個像素點決定了畫質清晰程度。之前說過,這就是像素密度,也就是DPI。DPI達到300以上,其細膩程度就會給人真實感,像真實世界中的物件。相反,DPI只有10的話,在你一個食指指節(jié)大小的長度內只有10個像素,這明顯就是馬賽克了。所以印刷品要設成300,才能保證清晰。再說72,這有一定的歷史原因。最早的圖形設計是在mac電腦上進行的,mac本身的顯示器分辨率就是72。PS中把圖像DPI也設成72,就能保證屏幕上顯示的尺寸和打印尺寸相同,便于設計。72的PC顯示器分辨率逐漸成為一種默認的行業(yè)標準,這套規(guī)則就這么沿用下來?,F在回到正題,我們怎么通過DPI來調節(jié)倍率?既然屏幕本身的分辨率是72,DPI設成72剛好是1倍尺寸,那設成72的兩倍就是倍率為2的屏幕了,就這么簡單。下面來看看3個平臺各自的畫布設置:IPhoneiPhone的屏幕尺寸各不相同,我說的是邏輯像素尺寸,這確實是讓人很頭疼的事情。如果想用一套設計涵蓋所有iPhone,就要選擇邏輯像素折中的機型。從市場占有率數據來看,目前最多的是iPhone5/5s的屏幕。倍率為2,邏輯像素320×568。上升勢頭最猛,未來有望登上第一的是iPhone 6的屏幕。倍率為2,邏輯像素375×667。按照這兩種尺寸來設計,都是比較主流的做法??梢约骖櫠桃恍┑膇Phone 4s,大一點的6 plus也不會過于空曠。不過在切圖的時候要注意,由于iPhone 6 plus的3倍圖是由2倍圖放大而來,所以位圖要注意保證清晰。Android都說Android碎片化嚴重,但它現在反而比iOS好處理。因為如今的Android屏幕邏輯像素已經趨于統一了:360×640,就看你設成幾倍了。想以xhdpi為準,就把DPI設成72×2=144。想以xxhdpi為準,就把DPI設成72×3=216。對于那些比較老的低端機,寬度是480px的那批,畫面確實會小一些,顯示內容會更少。稍微留意一下,重要內容盡量保持在界面中上部分。當然,這些機型不出一年就會被邊緣化,基本淘汰。現在能運轉的也是當作功能機在用,軟件多了必卡無疑,用戶體驗無從談起。不作考慮也是OK的。Web手機端網頁就沒有統一標準了,比較流行的做法是按照iPhone 5的尺寸來設計。倍率2,邏輯像素320×568。這樣的做法比較實在,倍率2的屏幕無論在iOS還是Android方面都是主流,而且又是2倍屏幕中邏輯像素最小的。所以圖片的尺寸可以保持在較小的水平,頁面加載速度快。當然,缺點就是在倍率3的設備上看,圖片不是特別清晰。如果追求圖片質量,愿意犧牲加載速度,那么可以按照最大的屏幕來設計。也就是iPhone 6 plus的尺寸,倍率3,邏輯像素414×736。總結移動端的尺寸比PC端復雜,關鍵就在倍率。但也正因為倍率的存在,把大大小小的屏幕拉回到同一水平線,得以保證一套設計適應各種屏幕。站在這條水平線的角度看,會發(fā)現它很好理解。
請問現在的網頁設計主流尺寸是多少 正好一屏的尺寸又是多少
網頁設計標準尺寸: 1、800*600下,網頁寬度保持在778以內,就不會出現水平滾動條,高度則視版面和內容決定。 2、1024*768下,網頁寬度保持在1002以內,如果滿框顯示的話,高度是612-615之間。就不會出現水平滾動條和垂直滾動條。 3、在ps里面做網頁可以在800*600狀態(tài)下顯示全屏,頁面的下方又不會出現滑動條,尺寸為740*560左右 4、在PS里做的圖到了網上就不一樣了,顏色等等方面,因為WEB上面只用到256WEB安全色,而PS中的RGB或者CMYK以及LAB或者HSB的色域很寬顏色范圍很廣,所以自然會有失色的現象。 頁面標準按800*600分辨率制作,實際尺寸為778*434px 頁面長度原則上不超過3屏,寬度不超過1屏 每個標準頁面為A4幅面大小,即8。5X11英寸 全尺寸banner為468*60px,半尺寸banner為234*60px,小banner為88*31px 另外120*90,120*60也是小圖標的標準尺寸 每個非首頁靜態(tài)頁面含圖片字節(jié)不超過60K,全尺寸banner不超過14K 標準網頁廣告尺寸規(guī)格: 一、120*120,這種廣告規(guī)格適用于產品或新聞照片展示。 二、120*60,這種廣告規(guī)格主要用于做LOGO使用。 三、120*90,主要應用于產品演示或大型LOGO。 四、125*125,這種規(guī)格適于表現照片效果的圖像廣告。 五、234*60,這種規(guī)格適用于框架或左右形式主頁的廣告鏈接。 六、392*72,主要用于有較多圖片展示的廣告條,用于頁眉或頁腳。 七、468*60,應用最為廣泛的廣告條尺寸,用于頁眉或頁腳。 八、88*31,主要用于網頁鏈接,或網站小型LOGO。 廣告形式 像素大小 最大尺寸 備注 BUTTON 120*60(必須用gif) 7K 15*50(必須用gif) 7K 通欄760*100 25K 靜態(tài)圖片或減少運動效果 430*50 15K 超級通欄 760*100 to 760*20 共40K 靜態(tài)圖片或減少運動效果 巨幅廣告 336*280 35K 585*120 豎邊廣告 130*300 25K 全屏廣告 800*600 40K 必須為靜態(tài)圖片,FLASH格式 圖文混合 各頻道不同 15K 彈出窗口 400*300(盡量用gif) 40K BANNER 468*60(盡量用gif) 18K 懸停按鈕 80*80(必須用gif) 7K 流媒體 300*200(可做不規(guī)則形狀) 30K 播放時間小于5秒60幀(1秒/12幀) 網頁中的廣告尺寸: 1、首頁右上,尺寸120*60 2、首頁頂部通欄,尺寸468*60 3、首頁頂部通欄,尺寸760*60 4、首頁中部通欄,尺寸580*60 5、內頁頂部通欄,尺寸468*60 6、內頁頂部通欄,尺寸760*60 7、內頁左上,尺寸150*60或300*300 8、下載地址頁面,尺寸560*60或468*60 9、內頁底部通欄,尺寸760*60 10、左漂浮,尺寸80*80或100*100 11、右漂浮,尺寸80*80或100*100以上幾種說法可能有點小的出入,大家可以探討一下。
網頁設計的尺寸大小是多少,寬度應該是多少???
其實也沒有硬性規(guī)定,但是為了兼容大多數瀏覽器一般是設置960px,隨著現在瀏覽器分辨率的變化,已開始向著1000px,1200px寬度發(fā)展,例如淘寶(1000px)京東商城(1200px)。如果需要兼容不同瀏覽器尺寸,現在比較流行的做法是做成響應式的,即根據不同分辨率顯示不同的尺寸,工作量也就隨之增加了。貌似國內的大網站也沒有使用。
網頁設計合適的頁面尺寸是多少
網頁設計合適尺寸,已經有了很大改變,不需要擔心設備尺寸不同的問題,以目前主流形式來看,有以下:1、pc端網頁的設計稿尺寸是寬度1920px,高度最小是1080px , 主體內容在1200px內就行,比較規(guī)范。2、移動端網頁的設計尺寸可以考慮680px和720px
一般做網頁設計背景尺寸定多大?
背景最好是能夠做到自動延伸,現在的顯示器是越來越大,分辨率也慢慢的變大了,現在用1600*900分辨率的也不少,我的就是,當然也有人用1280*768、1024*768等,所以網頁設計的背景一般是不會設計成固定尺寸的,你可以做成可循環(huán)平鋪的圖片或者漸變顏色,直接是一種顏色那就更方便了; 其實網頁設計一般所說的尺寸指的是主體框架的尺寸,就拿現在這個百度知道的頁面距離,中間的主體部分無論是瀏覽器怎么伸展,主體內容的寬度是保持不變的,我查看了一下css代碼,這個主體框架的寬度是980px 你設計的時候把主體部分設置成980-1000px就差不多了,畢竟現在使用1024*768分辨率以下的人已經畢竟少了
PS網頁設計尺寸問題 需要滿屏
你用PS做出來的是圖片,并不是網頁,圖片是多大,就顯示多大,居中顯示是在代碼里實現的。如果你想讓圖片居中,可以這樣做:假如你的分辨率是1440*900,,而普通的網頁頁面寬度大部分都是960(PX)。所以你想讓圖片居中就很簡單了,在1440*900的畫布上,左右分別拉兩條輔助線:左邊一條在240px,右邊一條在1200px那里,在兩條輔助線中間的區(qū)域,剛好就是在1440分辨率下的居中顯示。所以看你的分辨率,再設置你的網頁設計圖的大小,現在主流的分辨率是1440*,而頁的寬度大部分是960(你可以百度一下為什么這是大部分網站會采取的尺寸)滿屏需要代碼標簽屬性width:100%來實現,看上面的回答貌似都是說代碼類的,所以你自己看看自己是要代碼類的居中還是要圖片類的居中。代碼上的居中更簡單,一般采用的是div的magin居中。不過這不屬于你的問題范疇,這里就不說了。
其實不是圖片居中的問題,是我做的那個頁面打開在瀏覽器上只顯示了3/5顯示器就全部顯示出來了。其實我也說不清楚。反正打開就是我圖片那樣兒~我像素的800*1000這樣的。如果是需要后面的編程的人完成的那就沒有什么問題了。我就怕是我像素設置不大所以做出來的就是往左邊偏移然后3/5顯示器就能全部看到了,很難看的哈~~
你保存也是jpg或者png格式給別人看,psd格式只能在ps里面看而已。給到客戶或者其他要看的人,人家也不會專門開個瀏覽器來看。如果想要在瀏覽器居中,那也只能像我說的,選個主流的圖片規(guī)格,然后再輔助線當中設計,就可以了。沒有一個網站可以滿足所有的分辨率。
其實我是PS做HTML格式,再到 Dreamweaver 加工。呼,略懂了,<img src="images/index.jpg" width="100%" height="200%" alt=""> 拿記事本改了像素成百分比那就在瀏覽器顯示得差不多了。原來這個在網頁顯示的問題不關我們平面的問題哈,我還以為像素設置小了就顯示得這樣了呢。哇,這個中好多東西學呢,好多分工哦~呼,謝謝你啊~